企業使命:讓夜晚的城市更美麗
近期LED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力挽狂瀾業績持續飆紅,作為照明企業及照明市場的統一代言人——各大企業高管也紛紛站臺表示產品市場走俏,業績看漲,產業發展前景可觀云云。
這些作為一種宣傳和推廣的策略似乎是無可厚非的。只是真旺假旺,行業人誰又不知道呢?
個別現象 勿以點蓋面
LED產業旺季表現在企業上就是擴產、增產以及加大渠道擴展深度和寬度,最常見就是擴大產品線,加速產品投放數量。此種情況需要市場有足夠的消費支撐,也就是說市場的消化能力要等于或者大于企業產品的生產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銷售旺季。就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絕對談不上“旺季”一詞。
如果一定要硬強加給市場這個詞,那筆者只能說是某個品牌的旺季而不是整個產業的旺季。
一方面,經銷商雖可以多品牌經營,但礙于目前房地產業的持續降溫,消費者購買渠道多樣性,再加之營銷手段、經營手段、服務手段的滯后,導致目前照明實體店實際的銷售額并不理想。
再者對于經銷商而言雖然可以多品牌經營,但礙于目前大環境影響以及購買渠道選擇多樣性,加之營銷手段、經營手段以及服務手段的滯后性導致目前照明實體店實際的銷售額遠遠不及書面上體面,因此存貨、壓貨成為常態。除此之外,價格戰成為經銷商處理舊貨以及過時貨品的不二之選。
另一方面,雖有部分企業渠道拓展速度加快,營收有所改善,但是絕大多數的企業銷售還在面對數不清的困頓與問題。就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決然談不上“旺季”,甚至連“不旺”都算不上。這就需要經銷商與企業都不要以點蓋面妄下“淡旺季”之斷論,在面對判斷和選擇時候要看清現狀。
理性回歸 需積極應對
目前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傳統渠道雖仍占主流地位但卻無力反抗?,F在既不是傳統照明時代也不是LED時代,而是兩者交替時代。在秩序尚在成型之際,整并、跑路及淘汰成為照明行業的常態,能在這種常態下進入“旺季”的企業和經銷商一定要“三懂”:懂市場、懂經銷商、懂顧客。
照明企業需在做好“官架子”的同時做好實際的銷售工作,切不可本末倒置。所以,與其糾結是否處在旺季中,不如攫取重點,協助經銷商貫徹好既有政策。
關于2015年LED產業旺季在2月就已經到來的言論,我們只能說是某個品牌旺季而不是整個產業的春天,更不是照明市場的勝利,希望照明企業能多多關注照明市場的訴求及變動,不要以虛夸的宣傳回避銷售與生產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產業思維方式的理性回歸,是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所必須的心理基礎。